昨天佑董纏著我要幫我擦精油,擦著擦著突然開始摳我背後的痘痘說:「喔~no,媽媽受傷了要擦藥藥。」然後就搬著他的小椅子去拿藥箱,認真的擦藥還一邊吹氣,雖然最後的結局是他把1/3的藥膏都挖出來塗在我背上)囧😳
但這小子很懂得因果關係耶!而且他神複製我的語言跟行為(除了把藥全挖出來那一趴)
在不經意間他知道了「什麼是受傷」「受傷要擦藥」「醫藥箱放在哪裡?」「要拿哪一罐藥」「擦藥要輕輕的」「可以輕吹傷口」「溫柔的說話」
而這些我們其實沒有特別教他要這麼做,而是他看到我們都這麼做;教孩子的重要真的不在於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而是讓孩子看到我們的行為。
我每天都在想如果我是我自己的媽媽,我會想要媽媽怎麼對我。
其實華人的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責罵;我們以為是在教小孩規矩,事實上是拉遠了孩子跟我們的距離,在小孩的角度來看其實很難把常常罵他的人當作最好的朋友;但是我想當我兒子最好的朋友,在他成長的路上願意跟我分享他的想法跟煩惱甚至是戀愛心得而不是「因為怕被罵而逃避,不敢說實話。」「因為爸媽唸很囉嗦所以就不回家。」
溫和又堅定才是我想扮演的角色,雖然他才剛滿一歲十一個月但我花好多時間用不同的字彙跟他溝通,試圖讓他懂媽媽為什麼說不可以,為什麼需要道歉,他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
我想我有點小小的成就感萌生~
因為他會跟我說:「媽媽受傷了要擦藥藥,弟弟呼呼。」(其實只是長痘痘)